请在线提交您的留言,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GB8923-88 | 中国国家标准 |
ISO8501-1:1988 |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
SIS055900-1967 | 瑞典标准 |
SSPC-SP2,3,5,6,7和10 | 美国钢结构涂装协会表面处理标准 |
BS4232 | 英国标准 |
DIN55928 | 德国标准 |
JSRA SPSS | 日本造船研究协会标准 |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该是附着牢固的。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该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St2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中国 GB8923 | 国际标准 ISO8501-1 | 瑞典 SIS055900 | 德国 DIN55928 | 美国 SSPC | 英国 BS4232 | 日本 JSRA SPSS |
---|---|---|---|---|---|---|
Sa1 | Sa1 | Sa1 | Sa1 | Sp7 | — | — |
Sa2 | Sa2 | Sa2 | Sa2 | Sp6 | 3级 | Sd1 Sh1 |
Sa2.5 | Sa2.5 | Sa2.5 | Sa2.5 | Sp10 | 2级 | Sd2 Sh2 |
Sa3 | Sa3 | Sa3 | Sa3 | Sp5 | 1级 | Sd3 Sh3 |
St2 | St2 | St2 | St2 | Sp2 | — | Pt2 |
St3 | St3 | St3 | St3 | SP3 | — | Pt3 |
注:SSPC中的Sp6比Sa2.5 略为严格,Sp2为人工钢丝刷除锈,Sp3为动力除锈。
喷砂、抛丸、手工和动力除锈,其目的除达到前述一定的表面清洁度外,还会对钢铁表面造成一定的微观不平整度,即表面粗糙度。对于涂漆前钢铁表面的粗糙度通常以一些主要的波峰和波谷间的高度值来表示。钢铁表面粗糙度对漆膜的附着力,防腐蚀性能和保护寿命有很大影响。钢铁表面合适的粗糙度有利于漆膜保护性能的提高,粗糙度太小,不利于漆膜的附着力的提高,粗糙度太大,如漆膜用量一定时,则会造成漆膜厚度分布的不均匀,特别是在波峰处的漆膜厚度不足而低于设计要求,引起早期的锈蚀,此外,粗糙度过大,还常在较深的波谷凹坑内截留住气泡,将成为漆膜起泡的根源。
对于常用涂料,合适的粗糙度范围以39—75um为宜。
涂装前表面粗糙度的控制主要靠调整磨料粒度大小,形状,材料和喷射速度,作用时间等工艺参数,其中以磨料粒度大小对粗糙度影响较大。下表列出美国钢结构涂装协会(SSPC)喷射不同磨料所测得的粗糙度。
磨料及牌号 | 最大粒度(目) | 最大粗糙度(um) |
---|---|---|
钢砂G80 | 通过10 | 32.5-75 |
钢砂G50 | 通过25 | 82.5 |
钢砂G40 | 通过18 | 90 |
钢砂G25 | 通过16 | 100 |
钢砂G16 | 通过12 | 120 |
钢丸S-170 | 通过20 | 45-70 |
钢丸S-230 | 通过18 | 75 |
钢丸S-330 | 通过16 | 82,5 |
钢丸S-390 | 通过11 | 120 |
目数 80 的特细砂 最大粗糙度为 37um
目数 12 的粗砂 最大粗糙度为 70um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评定喷射处理之后钢铁表面特性的ISO8503标准中规定了显微测量法,触针测量法和ISO表面粗糙度基准比较样块三种评定办法。实际上,仍采用传统的用带有探针和刻度表的Elcometer123粗糙度测量仪,或用RUGOTEST No.3或COATTEST标准比较样板等方法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